雨夜过后,18日清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仙峰苗族乡山间的雾气逐渐消散,天空开始放晴。不到早上7点,仙峰苗族乡兴隆村的10余名村民就下到泥泞的田地里,抓紧时间收割全村最后10多亩水稻。
他们分工协作,大半天时间,在脱粒机轰轰隆隆的声响中,他们完成了全村今年秋粮的最后收获。
“幸亏今天天气好弘大速配,收谷子没有耽搁,保证了产量。”劳作间隙,在田间小憩的兴隆村村民陶前会心满意足地对记者说。
眼下,四川秋粮收获接近尾声。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截至目前,四川全省大春粮食作物收获七成左右,春玉米、春大豆收获结束,水稻收获近八成。
11日起,四川多个市州迎来强降水天气,给秋收收尾工作带来一定挑战。这几天只要雨停,抢收稻谷、玉米就成了四川粮食种植户最要紧的事情,也是田间地头最常见的场景。
三台县是四川传统农业大县,经过连续两天的降雨后,19日,三台县终于是个艳阳天。记者来到三台县金石镇土城村一片密匝匝的玉米地时,当地种粮大户何凯一面指挥两台收割机收割玉米,一面在手机上查看之后几天的天气情况。
“今天已经收了近100亩,还是得抓紧,玉米成熟后在雨水环境中时间长了容易霉变,会影响质量。”何凯说。
阴雨天气除了对粮食作物的收割造成阻碍,粮食无法在户外晾晒也让老乡头疼。随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普及,不断增加的烘干设施为粮食种植户提供了相应保障。
这几天从早到晚,兴文县硒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仁池一刻不得闲,公司的粮食烘干机也是连轴转。他告诉记者,今年秋收之后,已烘干稻谷300多万斤。“烘干稻谷收费每吨200元,为了更好地进行农业社会化服务,我们开展订单式服务,春耕时为农户提供优质种子和化肥以及技术支持,秋收时以保护价收购他们的成熟稻谷,现在覆盖面积已达5000多亩。”
种植4000多亩玉米的何凯是三台县优秀种粮大户弘大速配,承包了三台县金石镇土城村农事服务中心的烘干设备,不仅可以满足自己300多吨的玉米烘干需求,还为当地粮食种植户提供烘干服务。“今年稻谷烘干量达100多万斤,总量每年都在增长。”何凯说。(记者高健钧)
天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