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通讯员 陈谊)9月17日至18日,浙江省生态警务建设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台州市仙居县、玉环市(县级市,记者注)。来自一线的生态“警长”“义警”讲述了呵护珍稀鸟类东方优配,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故事。
仙居县公安局办公大楼近六年来,都迎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筑巢产卵繁衍后代。这段警察呵护鸟类的佳话,还得从2019年3月说起。当初,仙居县公安局办公室辅警项巧意在整理档案资料时,突然听到窗外的鸟叫声,惊喜地发现空调外机平台上,红隼筑起巢、产下蛋,并孵化出5只红隼幼鸟。在此哺育长大后,红隼一家迁移越冬去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从此每年3-4月,红隼如约而至,连续6年来从不间断,俨然把仙居县公安局办公大楼当“娘家”。民警们与仙居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合作,对红隼的生活习性进行深入研究,共同制定保护计划,安装监控东方优配,定期对鸟巢进行检查,为红隼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和安全的繁殖环境。民警们精心爱护红隼的短视频发布后,凶猛又自带萌感的红隼获得网友们的称赞。随着生态警务的深入开展,红隼作为仙居县生态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宣传的“形象大使”,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玉环市由浙江第二大岛玉环岛、楚门半岛和135个外围岛礁构成,总面积2279平方公里,海岸线329公里,目前记录鸟类有34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近两年来,玉环市还发现国内罕见的棕颈鸭、彩鹮等珍稀鸟类。
围绕乐清湾、漩门湾的浙江首个海洋类自然保护地和全省唯一滨海型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玉环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依托“警种协同、警民联动、数字赋能”的生态警务模式东方优配,由8名专职生态“警长”带领124名“新城生态义警”,开展“水上船巡、陆上步巡、空中无人机巡”立体化、智慧化巡防,实现对候鸟栖息地的全天候、全覆盖守护。
玉环市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展示的鸟类标本。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摄
玉环市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展示的鸟类标本。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摄
玉环市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鸟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东方优配
天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