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脏宛如身体里的“隐形排毒卫士”,不分昼夜地默默承担着代谢废物的处理工作。它低调而坚韧,甚少主动“倾诉”疲惫,守护着身体的健康。但它一旦发炎,身体会悄悄发出信号,尤其是睡觉时的异常表现,很容易被当成小毛病忽略。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不少人被肝脏炎症困扰,其中近半数患者因为早期忽视信号,导致病情加重,不仅治疗难度增加,还影响正常生活。其实肝脏发炎的早期预警并不难发现,关键是要读懂身体的 “求救信号”。
同样是睡觉异常,两种选择两种结局01 忽视信号硬扛,小问题拖成慢性炎症王阿姨今年 52 岁,平时爱吃油炸食品,还总觉得 “口干就是上火”。最近半年,她每天凌晨 3 点左右都会被口干渴醒,起来喝一大杯水也不管用,偶尔右上腹还隐隐作痛。
她没当回事,自己买了凉茶天天喝,想着 “败败火就好了”。直到上个月,疼痛越来越频繁,还出现了没胃口、浑身乏力的情况,去医院检查才知道,肝脏已经出现炎症,因为拖延太久,已经发展成慢性肝炎,需要长期调理治疗。
02 重视异常及时检查,早期干预快速恢复35 岁的李先生是上班族,经常加班但一直注意身体。前段时间,他发现自己晚上睡觉总爱皮肤痒,没有红疹也没过敏,就是莫名发痒,越抓越难受,还总在半夜醒过来。
他想起朋友说过 “肝脏不好会影响皮肤”,第二天就请假去医院查了肝脏相关指标。结果显示是早期肝脏炎症,因为发现及时,通过调整饮食、规律作息,配合医生开的温和药物,一个月后复查就恢复正常了。
医生强调,肝脏发炎的早期症状很隐蔽,很多人会当成上火、过敏等小问题,自行处理反而耽误时机。其实只要留意睡觉时的异常,就能早发现、早干预。
肝脏发炎时,最忌讳这 3 件事自行用药或喝 “偏方”:不少人将口干、皮肤瘙痒等症状一概视为上火,便随意饮用凉茶,或是自行服用清热解毒之药,此做法实有欠妥,易忽视其他潜在病因。但这些东西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甚至损伤肝细胞,让炎症更严重。
熬夜硬扛:肝脏主要在夜间修复,熬夜会让它得不到休息,炎症很难好转,还可能加速病情发展。有些患者觉得 “熬完这阵就休息”,殊不知熬夜对发炎肝脏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饮食不忌口:肝脏发炎后,还继续吃油炸食品、肥肉,甚至喝酒,这些都会直接刺激肝脏。酒精和油腻食物需要肝脏 “加班” 代谢,会让本就发炎的肝脏雪上加霜。
睡觉时出现这 3 个异常,警惕肝脏发炎夜间频繁醒 + 口干舌燥:不是因为房间干燥,而是肝脏发炎后,代谢水分和毒素的功能下降,身体水分失衡,导致夜间频繁口干渴醒,喝再多水也难缓解。这和普通上火不同,上火通常喝温水后会改善,而肝脏问题引起的口干会持续存在。
右上腹隐痛或胀痛:肝脏位于右上腹,发炎后会轻微肿大,牵扯周围组织,产生隐痛或胀痛感。白天忙起来可能没感觉,到了夜间安静时,这种不适感会更明显,容易被当成胃痛忽略。

皮肤莫名发痒,无红疹:肝脏发炎会影响毒素代谢,没排出去的毒素堆积在皮肤下,就会引起瘙痒。这种痒没有红疹、水泡,只是单纯发痒,越抓越难受,尤其在夜间皮肤敏感度高时更明显,和过敏完全不同。
出现异常,这样应对才正确首先,及时去医院查肝脏相关指标,切莫等到症状加剧:早做检查,能更精准地了解肝脏状况,为后续健康管理奠定基础。医生会通过简单的抽血检查,判断肝脏是否发炎,以及炎症的严重程度,避免盲目用药。
其次,调整生活习惯:每天保证 7-8 小时睡眠,晚上 11 点前入睡,让肝脏好好修复;饮食上多吃清淡的蔬菜、水果、粗粮,少吃油炸、肥肉,绝对不能喝酒。
最后,遵医嘱治疗,不擅自停药:早期肝脏炎症大多通过调整生活习惯 + 温和药物就能好转,不用过度担心。但一定要听医生的话,按时复查,不要觉得症状消失就自行停药,避免炎症反复。

总而言之,肝脏堪称“沉默的器官”。即便如此,当它发生炎症时,亦会于睡眠之际,借由种种异常状况向我们发出信号。只要留意这 3 个表现,避开常见误区,及时就医,就能保护好肝脏,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科元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